上海律協(xié)律師學院、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及上海律協(xié)社會公益與法律援助業(yè)務研究委員會于今年6月聯合舉辦了“法律援助業(yè)務律師實務系列”講座。本期系列講座為期4天,舉辦8場講座,分別邀請了辦理上海高院、二中院辦理相關案件的法官,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和上海市民政局相關領導為律師分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實務。本期系列講座得到交通大學凱源法學院支持,在徐匯校區(qū)舉行。
6月9日上午,由張心全法官分享《食藥案件司法實務交流》。張法官立足于司法實務,結合案例討論了食品消費、七日無理由退貨、食品預付卡、食品網購合同的效力、網購糾紛管轄、霸王條款、知假買假、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等食品藥品案件常見爭議焦點的審判觀點。下午由王屹東法官講解《醫(yī)療糾紛中律師的工作重點》。王法官以醫(yī)療糾紛審理法官的視角,從醫(yī)療糾紛中律師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出發(fā),分別談了醫(yī)療糾紛中律師的工作重點、醫(yī)療糾紛案件的基本知識以及常見醫(yī)療機構的主要瑕疵。講座內容視角獨特,貼近實務。
6月15日上午,由高院邱勝東法官分享詐騙犯罪的辦案實務。邱法官圍繞著詐騙犯罪的犯罪構成,通過數個典型案例分別討論了普通詐騙罪、合同詐騙罪、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票據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案件審理實務中常見的爭議點以及相應的裁判觀點,其中他重點談到了一些通過辯護律師的努力,最終被法院采納的辯護意見,給在座律師帶來諸多啟發(fā)。下午,由高院行政庭庭長、賠償辦主任李健法官講解國家賠償案實務。由于國家賠償業(yè)務量較小,不少援助律師對這類案件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熟悉。李法官從國家賠償的定義和分類開始講起,立足于國家賠償的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解釋,通過案例講解了目前國家賠償的程序、法院的裁判觀點、賠償標準以及爭議點。
6月22日上午,由二中院喬蓓華法官講述勞動爭議案件法律援助實務。喬法官針對勞動爭議法援案件中的工作節(jié)點和重點,重點談了勞動法規(guī)的立法本意、裁判指導思想的把握、自由裁量中的價值判斷等方面,為法援勞動爭議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思路。下午,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程家榮為法律援助律師帶來了法律援助律師實務的課程,內容涉及法律援助律師從接受指派到案卷歸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很多均是容易忽視而又很重要的點,整個課程干貨滿滿,對律師承辦法援案件有指導意義。
6月30日上午,由高院申審庭周量法官分享申訴案件的辦案要點。周法官結合具體的案例和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詳細的講解了代理申訴案件的注意事項。課程內容貼近事務,獲得在座律師的一致好評。下午,由上海市民政局法規(guī)處婁國劍副處長分享公益慈善組織的法律規(guī)制,婁處長著重比較了慈善法頒布后給公益慈善組織法律規(guī)制帶來的變化,為律師從事公益慈善類業(yè)務提供了建議和參考。
本期系列講座累計800人次參訓,講座內容理論結合實際,為律師在今后辦理法律援助業(yè)務時提供了辦案思路和方法,每場來參訓的律師都表示授課專家從實務出發(fā),分享的內容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受到參訓律師的歡迎。本期系列講座最終在律師們的陣陣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