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市律協(xié)行政法律研究委員會一九九八年度工作計劃,1999年元月22日該研究會在上海律師活動中心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座談會,邀請了本市高院、一中院、二中院行政庭的領導及部分基層法院行政庭領導參加會議,共有近50名律師暢談了在承辦行政訴訟案件中的甜酸苦辣。
市律協(xié)領導對此次座談會非常重視,會長張凌、副會長吳伯慶及市律協(xié)顧問委員會主任王文正都親臨會場。除了行政法律研究委員會的委員們,還有來自本市各律師事務所的四十余名律師。
由于時間較緊,到會的律師多,而且都是帶著問題、想法、看法來參加會議的,因此,每位律師的發(fā)言被限制在五分鐘內.律師們發(fā)言踴躍,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怎樣區(qū)分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行為與行政強制行為?
2、行政訴訟中原告主體資格問題應怎樣掌握,相對人與相關人特別是相關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3、行政合同的可訴性問題,特別是農(nóng)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合同問題.
發(fā)言的律師還談到了工商代理資格的可訴性問題、法院委托行政機關協(xié)助執(zhí)行,對行政機關的可訴性問題、政府信訪辦可否作為被告問題,司法建議問題以及法官的工作態(tài)度與作風問題等等。
法院行政庭領導均一一仔細地昕取了律師們的意見,并作了記錄,高院行政庭庭長殷蓉蓉針對律師們的意見談了幾點自己的看法,她說,應該受理的案件不受理,是絕對不允許的。律師應該向法院要不予受理的裁定書,一則不受理不能只憑嘴說,另則依裁定書可以上訴。關于相對人及相關人的概念、范圍問題,有些是法律、法規(guī)直接規(guī)定的,如《治安管理條例》中的受害人不服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的處罰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有些是明確可以看出有利害關系的,如房地產(chǎn)權利人對房地產(chǎn)管理機關頒發(fā)給他人的房地產(chǎn)權證有異議。一中院行政庭副庭長于曉華也談了自己對律師所提的諸多問題的看法。她說,現(xiàn)在已不再多提相關人的概念了,至于什么人可以起訴,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是個可訴行為的問題,關于受案范圍問題,上海已經(jīng)放得很寬了,但這僅是一種試點,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原規(guī)定的基礎上,重新起草司法解釋,目前還未下發(fā)。關于刑事偵查與行政強制問題,如果公安機關能證明自己的行為確是刑事偵查,該行政行為就不予受理,除此之外基本上都予立案。二中院行政庭副庭長錢錫青在發(fā)言中說,整個上海的行政訴訟案件立案趨于正常,二中院所受理的上訴案件上升了百分之四十,最高法院起草的司法解釋討論稿可能對起訴條件、受案范圍再適當放寬。一些律師談的個案問題可以通過申訴途徑處理。關于法官的辦案作風、形象、司法公正等問題,可以通過上級及法院內部的監(jiān)察、紀檢部門反映。關于相對人與相關人的問題,實際上《行政訴訟法》中是沒有這些概念的。他個人認為,作為原告,主要是看是否受到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也就是說是否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關于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問題,一般掌握在三個月,但原告應當提供要求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或不答復的答復的證據(jù)。關于侵犯農(nóng)民土地承包合同的問題,法院已有過這樣的判決。錢副庭長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市律協(xié)行政法律研究會提供了這樣好的機會,許多律師談的是他們平時以及在法庭上都昕不到的問題。
在會上吳伯慶副會長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與法官溝通,對側重于行政訴訟的律師很有益處,今后還要加強聯(lián)系。辦好行政訴訟案件,對法制建設很重要,律師參與行政訴訟,精神可嘉。同時,他還對研究委員會提出了希望。他說,行政法律研究會今年要進-步加強理論研究,切實抓住主要問題,望律師們把自己所遇到的,想到的行政訴訟中的問題向《上海律師》編輯部投稿,供廣大律師參考、交流。
最后,張凌會長發(fā)了言。他著重談了三個問題。第一,認真貫徹執(zhí)行《行政訴訟法》可以更好地促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國中占了重要地位。在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中,行政法律法規(guī)占了百分之八十;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行政機關人員占了百分之八十。認真貫徹《行政訴訟法》,可以更好地促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第二,行政法律研究委員會要研究新情況、新問題,要搞專題研究,因為,新的法律法規(guī)不斷出現(xiàn),行政行為的種類、數(shù)量都發(fā)生的變化。行政復議案件數(shù)量的不斷上升,就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第三,律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辦理行政訴訟案件既要講法律,更要講政治,只有自身素質好的律師才能擔當好行政訴訟的
責任。他還寄語廣大律師,律師參與行政訴訟,促使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更好地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任務是光榮的,是艱巨的,阻力也會有的,但對大環(huán)境的改善是有利的,道路雖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法制建設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