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習一年,去年8月回國,至今已有一年了。但那里的學生們熱情奔放、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教授學者平和開放、愿意分享的心態(tài),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和鼓勵。在一年的交流學習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以及中國的優(yōu)秀學生和學者,其中也不乏各國各地的政府官員和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者。在和他們的交往中,我學習到了比課堂上精深知識更重要的軟文化和精神力量?;貒螅乙恢币苍谒伎家粋€問題,作為一個奮斗在第一線二十多年的中國執(zhí)業(yè)律師,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突破事業(yè)發(fā)展的瓶頸,更好地立足本職工作,從而更有效地造福社會和養(yǎng)育我的祖國?
二十年成長的過程,不僅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寫下來溫故而知新,希望大家能夠幫助我一起提高,一起進步。
什么樣的律師才是好律師?這個問題聽上去似乎不難回答。以我自己的從業(yè)經歷來看,在不同的階段,我有著對這個問題不同的答案。
剛從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我認為只有能夠在法庭上義憤填膺、慷慨陳詞并且富有正義感的律師才是好律師。所以,那個時候,我不顧自己說話就臉紅,不敢大聲說話的弱點,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類型的訴訟案件。在出庭辯護之前,一定是將所有能夠想得到的可能性都寫下來,然后還要演習默讀一遍到兩遍,將自己的情緒提前調整到開庭時的狀態(tài)。雖然,我在訴訟案件的代理中也曾經感覺到自己努力地付出是有回報的,也得到了當事人的贊揚。但是,畢竟那個方面我沒有特長,也沒有多少潛力可挖。幸好,我比較快地就清醒意識到,我的專長不在這個領域。差不多兩年以后,由于對自我的能力和特長比較了解,加上本人堅持在工作之余鉆研與涉外法律業(yè)務有關的知識(這些都是在課堂上沒有學習過的,憑借自己對律師職業(yè)的敏感性,在沒有參與任何類似業(yè)務之前就先行開始自學了),并很快找到了自己更擅長的非訴訟業(yè)務方向。
在這個階段里,我感觸比較深的是,一個好律師是應該耐得住寂寞的,他(她)應該能夠很好很從容地面對各種不利因素或者并非最佳的狀態(tài),能夠很好地自我調控和克制,任何時候都認真對待面前的每一個案件,不論那是多么的艱難和麻煩。當然,從現(xiàn)在的角度去看,可能又有了新的觀點,那就是要以更加符合客觀實際的一種態(tài)度,也就是當你覺得你并不是做那類業(yè)務特別合適的人選時,也許你可以考慮換個崗位再試試。因為,當你埋頭苦干,用盡心思,還是挖掘不出自己體內任何潛能和才智時,你一定會傷害到自己的積極性和自尊心,也會傷害到委派你任務的老師對你的信任,更會傷害到委托你們事務所的客戶對你以及你們事務所的信心。那個時候,你一定是沮喪的,你的老師也一定是不開心的,最后,你服務的客戶肯定也是不滿意的。與其讓那樣比較悲觀的結局產生,還不如早一點知難而退?有的時候,后退一步,也是海闊天空的呀!當然,往后退也是一種可以欣賞的態(tài)度,這是我工作了很多年以后才悟出來的道理。在自己還很青澀的年齡階段,我有一點是非常堅定的,那就是,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堅持想學習,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的。
這里,我還要談一下對自己的滿意度問題,這是一個可能和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幸福指數(shù)”差不多的概念。自己對自己滿意了,自然也就感覺到高興了,也快樂了。那樣的話,做什么事就滿身是勁,老咧著嘴偷著樂。在哈佛的講堂里曾經刮起過一陣旋風,大家都愿意去聽一門叫做《幸福課》的選修課。我在開始工作后的19年時間里并沒有聽過這樣的課程,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自己,其實我是用自己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踐行著同樣道理的幸福課程。
我工作后不久就結婚了,先生是我在大學里的師兄,現(xiàn)在還是大學里的老師。有了家庭,就給自己的工作增加了一項內容,那就是如何兼顧好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女性就面臨做媽媽的必經之路,什么時候才是合適的時候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我對好律師的定義是這樣的:能夠很好地協(xié)調好家庭和事業(yè),也就是既可以做好律師工作,又能做好家庭主婦,到有了孩子以后,還應該可以做個好媽媽或好爸爸。
事實上,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你要兼顧好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偶爾還要允許自己可以和親愛的朋友們一起歡歌笑語。那樣的話,唯一可行和合理的做法就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做個有規(guī)劃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別人一樣多的時間利用到最合理和最有效的狀態(tài)。
執(zhí)業(yè)之初,我非常執(zhí)著地堅守事務所門口的那個咨詢窗口。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接待室,雖然不保證每天都有常規(guī)咨詢,但是,它見證了我開始做律師后最開心滿意的青澀年代,讓我至今都無法忘懷。那個階段的我,開心的來源是: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沒有人愿意做的小事,謙虛好學,不懂就問。有時間就抓緊學習課本以外的法律實務知識,而一旦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或是學到的東西能夠用到實務操作上面,就會由衷地感到高興。一路走來,這樣的學習和工作態(tài)度幫助我比較順利地走過了從起步到成長的每一步。那個讓我心存感激的小小接待室,也提供了我接觸社會,獨立面對客戶以及承接業(yè)務的最直接的途徑,它讓我有了作為律師的一種自豪和責任感!
我們經常說,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不以善小而不為。確實是這樣的。在事務所工作的第二年年底的時候,一個中午,有一個新加坡的律師打進電話,當時,事務所里接電話的是行政人員,她不懂英語,接到說外國話的電話,一看樓里大部分律師都在會議室里休息或聊天,只有我還在辦公室里,就隨手轉到了我的桌子上。來電話的是新加坡一個比較大的律師事務所的女律師,在打來我們事務所之前,已經和其他幾家律師事務所聯(lián)絡了,可是比較遺憾,那些接電話的律師都沒有能夠讓她得到滿意的答復,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她問的問題是什么。其實,她詢問的是關于三資企業(yè)向境外母公司籌借股東貸款的外債登記事項。這方面的法律和法規(guī),在當時我們讀書的時候,大學里根本就沒有涉及到,而在我們律師業(yè)務培訓資料中卻是有專門摘錄的操作規(guī)范和相關法律的。我到了事務所工作后,每一期的律師業(yè)務資料,也就是法律法規(guī)匯編,我都仔細看一遍的。所以,我當時接了電話后,馬上就在電話里給予了答復。那位新加坡律師在電話里就掩飾不住獲得答案的興奮,一個勁地夸我太棒了!那是我做律師后,獲得的來自于客戶最直接和真切的表揚,當時,我也很激動。后來,那位律師以及她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就一直和我合作,直到今天,我們還有很好的合作。這個不太容易,真的。他們所里的律師也有轉所或者退出來做公司律師的,但只要遇到大的關于中國的項目,他們都會來向我咨詢。事隔幾年后,我有幸去新加坡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也見到了那位律師,她告訴我,正是電話里聽到了我委婉但堅定的聲音和對法律問題清晰、毫無保留的分析,才讓她當下就決定了要推薦他們的客戶來找我。后來,從他們客戶的反饋中,她又了解到我做事的風格,認真、執(zhí)著還很有效率,所以又進一步堅定了她向事務所其他律師推薦我的信念。一個電話給我律師業(yè)務帶來的重大突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投入你的熱情和專注,將你的專業(yè)知識很好地結合到隨時可能到來的機會中,并且不計得失,有了成果,自然會受到客戶的賞識和重用,而這種反復磨練出來的意志和工作能力是能夠讓我們受益一輩子的。
點滴小事是最能考驗律師的耐心和能力的。因為我年輕,因為我有理想,要做個好律師,所以我不怕沒有大事可做,我也不著急一下子就接下大案子和大項目,我知道萬事都是開頭難,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和有毅力的人。我20年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態(tài)度,影響著我每天的工作精神,也激勵著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團隊成員。我很感動,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理念,我周圍的同事和學生中有著和我一樣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努力奮斗態(tài)度的,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出色。
1997年我應邀去了新加坡工作,對那段時間的海外工作經歷,我也很有感悟。那就是,不論你來自哪里,只要你努力進取,排除萬難,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你總會得到周圍人的真心幫忙。心靈都是相通的,不管國籍,你和任何國家的人打交道,真心待人都是最真的道理。做個好律師,首先是要做個好人!這句話在哪個國家也都一樣。很難想象,一個和周圍人不能和睦友好相處的人能夠當個好律師。在新加坡,我結識的很多優(yōu)秀的律師,沒有一個不是和藹可親,溫文爾雅,但又是智慧過人,得理讓人的社會優(yōu)秀人才。他們不僅出色地完成客戶交辦的各項任務,也認真履行作為社會責任承擔者的光榮使命,以各種方式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應該說,在新加坡工作的那段時間,讓我有機會審視自己作為律師應有的社會責任,以及家庭的角色。
其實做個好律師,就是做個好人。能夠坦蕩地睡好每一個覺,躺下粘到枕頭就能甜美入睡,說明你沒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那是很好的生活狀態(tài)。再有就是,你會不會笑?你笑得出來嗎?我一直認為,笑是最內心的表現(xiàn),笑是由內而外的,你要是不真心笑 ,那個笑容是很尷尬的,很難看的。而反之,則如沐春風一般,讓看到你的人都能為之一輕松的。我喜歡笑,常常自己會偷著樂,也很欣賞幽默笑話,經常和朋友們交換可愛的笑話和小段子,在工作之余開懷一笑。笑還是對自己的一種自信,沒有滿滿的信心,一定是笑不出來的。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生活充滿希冀,你才能開心快樂地做個好律師!●
孫志祥:上海市浦棟律師事務所律師。曾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優(yōu)秀女律師等榮譽稱號。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