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律師:
第十三屆華東律師論壇初步定于2015年10月中下旬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
本屆華東律師論壇主題為“法治中國與律師業(yè)發(fā)展”,設刑事、民事、經(jīng)濟、行政4個分論壇。
現(xiàn)將上海律協(xié)征稿及組團參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請參照論壇主題及格式要求撰寫論文(見附件),并發(fā)送至2963421447@qq.com,郵件標題注明“第十三屆華東律師論壇征稿”字樣。截稿日期:2015年8月31日。
二、上海律協(xié)將對提交的論文進行評審,遴選出15篇優(yōu)秀論文推薦給本屆論壇,論文作者將作為上海律協(xié)代表參會交流。
三、未入選的論文,協(xié)會不再退稿,但將向《上海律師》雜志、東方律師網(wǎng)推薦。
四、參會費用:經(jīng)會長會議討論決定,上海律協(xié)將承擔每名律師的2000元注冊費(包括住宿、餐飲費用)。參會律師自行前往參會,往返交通費由律師本人承擔。
特此通知!
聯(lián) 系 人:翁熔
郵 箱:2963421447@qq.com
聯(lián)系電話:64030000—112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
二○一五年五月十九日
第十三屆華東律師論壇論文撰寫要求
一、論文內容
論文由作者自由選題,貼合論壇主題及分論壇主題,要求突出專業(yè)性,緊扣前沿及熱點、重點法律問題和法學理論研究,符合律師業(yè)發(fā)展實際與遠景,觀點新穎、內容充實、結構完整,有創(chuàng)新且理論聯(lián)系實際。
二、論文格式
(一)論文電子版文件名稱
(省份市別)(作者1、作者2)論文標題
(二)正文內容
每篇論文正文原則上不超過5000字,正文前要有內容摘要及關鍵詞。
第一部分,標題:居中,三號字,宋體。如有副標題,居中,小三號字,仿宋體。
第二部分,所在律師事務所,空兩格,作者名:居中,四號字,楷體。
第三部分,摘要及關鍵詞的文章:摘要文字不超過300字,“摘要”及“關鍵詞”均用方括號(即[ ])標出,小四號字,黑體。摘要及關鍵詞的內容,小四號字,楷體。
第四部分,正文:五號字,宋體,單倍行距;段與段間距為0。
第五部分,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電話;五號字,宋體,單倍行距。
第六部分,參考文獻:注釋一律采用尾注?!皡⒖嘉墨I”靠左空兩格,小四號字,黑體;參考文獻內容,序號用方括號([ ])標出,五號字;宋體。引用文章,按作者名、文章名、刊物名、期數(shù)的順序排列;引用書籍,按作者名、書籍名、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的順序排列。
[1]注釋(論著):作者:書名,……出版社……年版,第…頁。例: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18頁。
[2]注釋(論文):作者:論文名,書名,……年第……期,第……頁。例:黃美園:《我國公司僵局司法救濟制度之構建》,《法律適用》,2004年第5期,第45頁。
[3]參考書目(論著):作者:書名,……出版社……年版。例: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參考書目(論文):作者:論文名,書名,……年第……期。例:黃美園:《我國公司僵局司法救濟制度之構建》,《法律適用》,2004年第5期。
三、論文格式范例:
正文標題(居中,三號字,宋體)
——副標題(居中,小三號字,仿宋體)
上海XX律師事務所 XX
(居中,四號字,楷體)
[摘要]摘要內容
[關鍵詞]關鍵詞1 關鍵詞2
(“摘要”及“關鍵詞”小四號字,黑體。摘要及關鍵詞的內容,小四號字,楷體。)
正文內容(五號字,宋體,單倍行距;段與段間距為0)
作者名,上海xx律師事務所聯(lián)系手機:1300000000
參考文獻(靠左空兩格,小四號字,黑體)
[1]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18頁。(五號字;宋體)
論文選題(參考題)
一、刑事分論壇——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體制改革與辯護律師的職責
1、非法集資與高利貸的刑法適用
2、網(wǎng)絡犯罪的刑法治理
3、走私案件中對《核定證明書》的審查和運用
4、鑒定結論類證據(jù)的審查和適用
5、視聽資料類證據(jù)的審查和適用
6、重大賄賂案件律師會見權的規(guī)范與保障
7、同步錄音錄像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作用
8、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刑民交叉的法律適用
9、新刑訴法下的庭前辯護
10、死刑案件的辯護技巧與要點
11、審前程序中的非法證據(jù)排除問題
12、刑罰執(zhí)行中的規(guī)范性公平化探討
13、企業(yè)融資風險防范與刑事辯護
15、新《公司法》背景下抽逃出資罪的法理分析
二、民事分論壇——司法體制改革與市場公平秩序的建立
1、“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法律問題
2、民間借貸已付高利部分的處理
3、刑民交叉情形下,銀行債權的法律保護
4、小微企業(yè)信貸模式構建
5、律師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法律服務的法律風險
6、冒名共有人簽署抵押合同并取得他項權證的效力
7、代駕法律關系下的責任承擔主體分析
8、論對合營企業(yè)的反壟斷規(guī)制
9、公眾人物隱私權法律保護
10、過錯責任與過錯推定
11、隱私權與知情權沖突與協(xié)調
12、微時代著作權保護問題
13、數(shù)據(jù)庫的法律保護問題
14、自媒體時代的著作權保護
15、微商訴訟案件的管轄;
16、微商訴訟案件的取證。
17、自貿區(qū)內知識產權問題及知識產權服務探索
18、專利池的建設與交叉許可
19、兩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合作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20、馳名商標認定被調整為行政裁決的影響
21、新三板中的律師知識產權業(yè)務
22、 2015 年 5 月 1 日 施行的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對知識產權業(yè)務的影響
23、 2015 年 2 月 4 日 施行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對知識產權業(yè)務的影響
24、新民訴法中簡易程序對勞動爭議案件的影響
25、論自貿區(qū)勞動爭議仲裁與臺灣法律的對接
26、論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的困境與對策
27、論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完善與落實
28、被派遣勞動者社會保險權益保障研究
29、勞動者休息權的法律保障
30、論工傷保險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31、論我國靈活就業(yè)的現(xiàn)狀與法律問題研究
32、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研究
33、論我國加班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34、論勞務派遣人員的競業(yè)限制
35、論職工在股權激勵爭議中的權利保護
三、經(jīng)濟分論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與資本運作風險防控制度的設計
1、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若干法律問題
2、金融創(chuàng)新背景下法律服務新模式研究
3、中小企業(yè)“新三板”掛牌若干法律問題
4、《證券法》修改若干法律問題
5、我國PPP法律問題研究
6、金融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法律問題
7、金融機構風險管理
8、律師業(yè)務在金融領域的法定化思考
9、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性質
10、公司隱名股東資格問題
11、關于我國公司法中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的思考
12、從我國公司最低注冊資本制度改革談公司信用保障制度的完善
13、論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之補充清償責任
14、分期出資股東股權轉讓法律問題
15、股權雙重代持(隱名股東的隱名股東)法律問題研究
16、獨資企業(yè)的若干法律問題
17、公司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18、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效力分析
19、公司股東出資不實法律責任追究及其轉讓問題研究
20、自貿區(qū)外資準入制度研究
21、自貿區(qū)背景下金融創(chuàng)新若干法律問題
22、自貿區(qū)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23、自貿區(qū)離岸金融中心的策略選擇
24、自貿區(qū)外資法律體系之完善研究
25、自貿區(qū)土地經(jīng)營權流轉機制問題探討
26、關于建設工程領域中表見代理的認定及施工企業(yè)項目經(jīng)理的法律地位及責任研究問題
27、政府采購中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治理及串通投標罪之犯罪構成分析
28、建筑施工掛靠行為的定義、類型分析及與工程轉包區(qū)別、民事責任分析;
29、施工企業(yè)內部承包與工程掛靠的界定與識別及風險防范;
30、工合同無效后如何區(qū)分工程造價與損失及如何正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31、商業(yè)地產運營模式及法律風險防范
32、招商模式、售后包租等法律問題與對策
33、商業(yè)地產融資模式、商業(yè)地產資產證券化、商業(yè)地產項目并購及相關稅收問題
34、構建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運行制度
35、關于完善集體經(jīng)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相關法律規(guī)范性文件的建議
四、行政分論壇——依法治國與律師服務體系建設
1、新行政訴訟法背景下保障起訴權利問題研究
2、行政訴訟第三人訴訟權利問題研究
3、試論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與范圍
4、城市房屋拆遷中強制拆除的法律問題研究
5、論我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制度的完善
6、政府采購合同的法律性質分析
7、論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
8、我國林權糾紛的成因及調解對策
9、論林權爭議中的行政裁決問題
10、論政府在林權改革中的角色
11、律師強制代理制度研究
12、生態(tài)修復性司法的理論與訴訟實踐研究
13、環(huán)境訴訟特別程序研究
14、律師申請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研究
15、司法民主化研究——以律師參與為視角
16、律師調解制度研究
17、分審制度研究
18、審判權和執(zhí)行權相分離研究
19、立案登記制度研究
20、律師參與公益訴訟制度研究
21、法院購買司法服務制度研究
22、自貿區(qū)商事仲裁制度研究
23、商事仲裁發(fā)展對推動自貿區(qū)建設的重要意義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