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趙玉中讓法律援助給人希望》為題報道了趙玉中。文章介紹了趙玉中從解放軍戰(zhàn)士、遠望2號科學考察船技術員到一名平民律師的人生軌跡,列舉了趙玉中全心全意為民辦案申冤的動人故事,把一個心中時刻裝著被援者、裝著弱勢群體的敬業(yè)律師形象勾勒得無比清晰而感人。
新華社8月24日發(fā)出通稿《趙玉中: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給困難群體》,文章提到,法援案件大多是“疑難雜癥”,時間長證據(jù)少,打起來相當吃力。而趙玉中代理案件的勝訴率達到98%,這是一個令所有律師羨慕的成績。文章贊揚趙玉中是“雷鋒式的平民律師”。
8月25日《光明日報》第4版文章的標題,將趙玉中稱作“把笑容還給弱者的‘平民律師’”。報道中寫道:為了把笑容還給弱者,趙玉中自己卻常常緊鎖眉頭;為了把笑容還給弱者,趙玉中的作息時間再也沒有自己做過主。
8月25日《經(jīng)濟日報》在第4版刊登《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百姓家——記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趙玉中》。文章報道了趙玉中為群眾辦實事的情況,也反映了巢湖百姓對趙玉中的愛戴。趙玉中所做的一切,老百姓都記在心里。
8月2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播出《愛心律師——記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趙玉中》。錄音報道講述了感人的故事:因為工傷事故,今年才17歲的諸正春失去了左臂,通過趙玉中艱苦的調(diào)查取證,今年7月底法院判決企業(yè)賠償諸正春20多萬元。諸正春的母親夸贊說:“趙主任真是個好領導,好主任!”
8月2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報道《雷鋒式的律師——趙玉中》,同樣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反映趙玉中身上的雷鋒式精神。8年來,趙玉中先后接待了1萬多人次的來訪群眾,用法律手段維護他們的權(quán)益。由于法律援助中心經(jīng)費不多,辦案中他經(jīng)常要自己掏錢坐車吃飯,還長期接濟一些特別困難的當事人。
《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等中央新聞媒體也同時推出相關報道。
[版權(quán)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quán)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