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更需要“大律師”
日期:2007-11-26
作者: 張君明
閱讀:2,146次
浙江省余姚市決定由各行政村和100名法律志愿者實行雙向選擇,建立起覆蓋農村的法律顧問網絡。目前全市65個行政村已全部實現(xiàn)“一村一法律顧問”,55萬農民有了自己的“大律師”。
隨著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市場流通領域,但因大多數(shù)農民法律知識欠缺,個人又請不起律師,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只能吃啞巴虧;農村的招商引資,土地承包以及農民之間的日常交往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一些糾紛。
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多數(shù)地方只是局限于一年一度的送法下鄉(xiāng),“爆飲爆食”式的送法學法,農民學不好,消化不了。對農民的法律支援也多是發(fā)生了矛盾和糾紛才著手調解,有的因調解不及時,產生了“并發(fā)癥”,小事拖成了大事,民事弄成了刑事,最終還是農民吃了虧。
農民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與農村的法律服務密切相關,一村一名法律顧問,律師就在家門口,足不出村便能得到法律工作者的支持幫助。農民遇到糾紛可及時得到調解,在保障農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時,又增強了農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起到了法律援助與普法教育的雙重效應,有利于農村的社會穩(wěn)定,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