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者昨日獲悉,由大型手機制造商迪比特停業(yè)引發(fā)的特大群體性勞資糾紛終于在日前得以平息。 在以代理群體性案件見長的滬上知名律師江凈的帶領下,20名專業(yè)律師組團歷經數月的復雜努力,為該公司1618名員工提供了高效細致的法律援助,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獲得仲裁部門的支持,迪比特被裁決支付拖欠這些員工的總共高達2061萬元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同時,為迪比特提供售后維修服務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25家個體工商戶也通過律師團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獲法院支持。 法院判決迪比特支付拖欠這些網點的總共達1160余萬元的售后服務保證金和勞務費。
債臺高筑 迪比特被迫大規(guī)模裁員
據了解,上海迪比特實業(yè)有限公司是1993年在閔行區(qū)莘莊工業(yè)區(qū)投資設立的大型手機制造公司,員工5000多人,占地約46690平方米,廠房面積四萬多平方米,是國家計委認定的手機定點生產企業(yè),曾榮獲“全國外商投資出口先進企業(yè)”等稱號,是莘莊工業(yè)區(qū)的重點企業(yè)。 “但市場是變化的。”據此次勞資糾紛勞方代理律師江凈介紹,1997年至2005年,該公司累計銷售收入947億元,上繳稅收286億元。但自去年9月以來,企業(yè)因受國內手機競爭加劇、經營管理等原因影響,企業(yè)經營陷入極大困境,負債約97億人民幣。其中,拖欠員工工資、社保金、補償金達3100余萬元。拖欠服務網點保證金、勞務費1200余萬元。企業(yè)所有銀行存款資金及資產被法院凍結、查封,供應商、經銷商等成批上門追討,裁減員工的工資、補償金無法按約支付。 此前,據國內媒體報道,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迪比特面臨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今年1月起,該公司開始拖欠員工工資。而大裁員導致的違約金問題,也引起不少被辭退員工的不滿,曾一度出現員工圍堵辦公樓及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的局面。 今年2月,迪比特開始裁撤全國分公司和辦事處。與此同時,由于拖欠了大量的售后服務金,不少其原來的特約維修中心也開始拒絕再為迪比特提供售后服務,這使得迪比特的售后服務陷入了全面停止的困境。迪比特不僅生產、銷售全面停滯,而且由于之前和外包的售后維修公司之間的賬目未能結清,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維修服務商上門追債,而且在部分“債主”采取法律行動的情況下,迪比特僅有的一些資金也被銀行凍結。正是因為這一原因,今年3月開始,引發(fā)了迪比特最終大裁員的無奈之舉。
建議建立群體性勞動爭議團體訴訟制度
一千余人的主張基本相同,只是金額有所差別,而被申訴人也是一致的,這類仲裁如何申請?對于此類群體性案件,江凈總結出一套高效的辦案思路:“由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guī)則》中對此未作規(guī)定,則應參照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guī)定,本著合法便捷原則,根據當事人松散、不穩(wěn)定,不便推選訴訟代表人的實際情況,采取數百人為一組,并全部作為申請人的方式提起仲裁?!边@一做法得到了仲裁委的認可。江凈建議,可以建立群體性勞動爭議的團體訴訟制度,從法治理念上統一認識,今后類似的大型群體勞動爭議都可通過團體訴訟解決。
律師受邀組團介入群體勞資糾紛
1600多名被裁員工輪番到公司索要拖欠工資,局面混亂,隱藏著大量不穩(wěn)定因素。為幫助迪比特公司走出困境,并維護1618名員工和125家服務網點的合法權益,有關部門先后召開了10多次協調會,決定邀請富有經驗的律師組團介入這起大型勞資糾紛的處理。曾成功代理大韓航空“415”空難善后處理等多起群體糾紛案的江凈律師領銜,20人律師團為這些員工和網點服務商提供現場法援服務,通過仲裁和訴訟解決欠員工和網點服務商的錢款。 1618名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案件被律師團策略性地分為17個系列案件。在袁先生等314人與迪比特的勞動爭議案的裁決書中記者看到,袁先生等人稱他們分別于2004年9月到今年1月被迪比特裁員,該公司承諾支付他們拖欠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等。迪比特在仲裁過程中確認存在欠薪事實,但雙方調解不成,最終上海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迪比特在裁決書生效之日支付拖欠申訴人的工資等,仲裁費由迪比特承擔。 在一份服務網點服務合同糾紛案的法院判決書中記者看到,重慶壁山縣某通信城的許女士稱其為迪比特生產的移動電話提供售后維修服務,到去年12月31日,雙方之間的服務關系終止。今年8月雙方簽署了債權債務確認單,但被告迪比特公司一直沒有支付錢款。而迪比特也在法院審理中承認了欠款的事實,但稱暫時無力支付上述欠款。閔行區(qū)法院審理后判決迪比特支付拖欠原告的全部售后服務保證金和勞務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