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上午,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上海七方律師事務協(xié)辦的上海社科院法學所七方法律高端講壇第一講在上海社科院總部舉辦。本次論壇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刑法學泰斗、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chuàng)者、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高銘暄教授給我們開講,并由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著名刑法學者顧肖榮研究員主持。
高教授主講的題目為《我國刑法立法的展望》。高教授首先談到了自己對于黨的十九大關于“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等精神的體會,簡單回顧了我國刑法立法從創(chuàng)立、蕭條停滯、再到復蘇、繁榮的幾個階段,以及79刑法到97刑法的立法發(fā)展過程。隨后,高教授指出97刑法典制定以后,我國刑法立法的模式已經發(fā)展為以刑法典為基調、以刑法修正案為修改模式的刑法立法模式,并重點梳理了十個刑法修正案對97刑法修改的主要內容,充分肯定了刑法修正案在保持刑法原有結構、有利司法操作、逐步減少死刑等方面的科學性和積極性。
高教授結合刑法立法現(xiàn)狀,對我國刑法立法進行了展望,認為我國應堅持現(xiàn)有的以刑法修正案為刑法修改模式,建議對非暴力、經濟型犯罪逐步廢除死刑,對故意殺人等涉及人命的暴力犯罪暫時保留死刑,對于特殊群體犯罪設立特殊法定刑,對于罰金刑特別是對于單位犯罪應明確罰金數(shù)額范圍,“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單位犯罪應明確追訴時效,以及將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納入我國刑法等等。
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九十高壽的高教授沒有喝過一口水,始終精神矍鑠、聲音洪亮、思維敏捷,邏輯清晰,講述刑法立法過程如數(shù)家珍、信手拈來,對新時代的刑法立法展望高瞻遠矚,高屋建瓴,講座精彩紛呈、掌聲不斷。在此后的主持與點評中,顧肖榮老師高度認可高教授的刑法思想,并在分享了其早期與高教授的刑法緣份時一度感動哽咽,令人動容不已,足見高教授的大家風范和為人楷模。
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對于在校研究生提出的關于理論上關于“四要件”和“三要件”爭議問題,以及七方律師事務所傅建平律師提出的刑法司法適用的問題,高老師面對爭議問題心態(tài)包容開放,立場堅定,邏輯清晰,捍衛(wèi)自己的學術確信,充分展現(xiàn)了畢生所學的學術自信;對司法適用問題旁征博引,詼諧幽默,既看到好的方面,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
基于高銘暄教授的個人影響力,除主辦方上海社科院的專家學者、學生及協(xié)辦方上海七方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參與以外,本次論壇還吸引了大批來自華東政法大學、上海電視臺、公安部門、律師事務所等理論和司法實踐部門的學者、學生及工作人員前來聆聽,整個會場座無虛席。聽完講座后,與會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